在中国的篮球界,对于年轻球员的界定与欧美国家有着显著的差异。不同于欧美将十六七岁的球员视为年轻力量,中国的教练员们对年轻球员的定义显得更为宽泛。以北京队前主帅解立彬为例,他将27岁的张才仁视作年轻球员,而在最近的国家队男篮短训营名单中,郭士强更是将即将年满28岁的李金效视为年轻球员。
随着CBA常规赛的落幕,中国男篮开始着眼于那些未能进入季后赛的球队中的潜力股。于是,一个集训营应运而生,旨在挖掘并培养更多的篮球人才。这个集训营中不仅包括朱正、冯傲等年轻的潜力股,还包括了像李金效这样年纪稍大的球员。尽管李金效在4月中旬就将年满28岁,被外界认为潜力已经不多,且打法已趋近定型,但郭士强依然将其纳入短训营,这无疑打破了外界对年轻球员的固有认知。
在接受媒体采访时,郭士强明确表示,此次男篮短训营的核心目标是考察年轻球员,为未来的世界杯和奥运会储备人才。尽管李金效在两年后的世界杯时已30岁,不太可能出现在名单中,但他的被征召,却反映了中国教练员对于年轻球员的独到见解。他们更注重球员的潜力和实际表现,而非单纯的年龄界限。
本赛季,李金效被广厦队租借至四川队,他的战术地位和上场时间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。在平均每场32.1分钟的出场时间里,他能够贡献10.4分、5.1个篮板和1.7次助攻,三分球命中率也达到了34.8%。若非第三阶段受伤困扰,他的外线准星本可达到更高的水平。尽管早在17-18赛季就进入广厦一队,但在人才济济的广厦队中,李金效并未得到太多表现机会。然而,来到四川队后,他展现了自己的实力和价值。
然而,从另一个角度看,中国男篮在世界篮坛地位的不断下滑,除了球员实力的限制外,也与本土教练员的固有思维有密切关系。一些真正有潜力的年轻球员如赵维伦、林葳等未能得到重用,反而任用一些年龄偏大的中生代球员。如果这种落后的思维不能得到改变,中国男篮想要在国际赛场上取得更好的成绩,将面临巨大的挑战。因此,教练员们需要更加开放地看待年轻球员的界定,积极发掘并培养更多的篮球人才,以推动中国篮球事业的持续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