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上海海港和上海申花在亚冠精英联赛中的失利,中超球队结束了2024至2025赛季的征程,这也引发了俱乐部及球迷的深刻反思。现实摆在眼前,金元足球时代的结束让中超在亚冠的竞争力急速下滑。
在亚冠联赛改制后,中超球队的实力在东亚区处于中下游位置。要想杀进东亚区8强,需要竭尽全力再加一点运气;而要想更进一步,进入亚冠精英联赛8强,则显得难度极大。面对这样的困境,中超球队是知难而上还是随遇而安,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。
深入剖析中超球队在亚冠的战绩,外援的角色至关重要但又不仅仅是外援的问题。上海申花和上海海港的惨败,从某种程度上说,是外援实力的直接体现。比如申花的前场核心和中场大将因伤缺席,使得球队实力大打折扣。而外援身价的下降,正是中超俱乐部投入减少的体现。自2019年以来,这个趋势一直没有改变。投入的减少不仅体现在外援水平上,还影响了冬训地点的选择和训练质量。
中超球队的整体技战术水平固化在相对低下的水平范畴内,一旦到了亚冠精英联赛这样的赛事,明显不适应节奏、强度和战术打法。以本赛季为例,中超球队在面对日本球队时屡屡出现不适应的情况,这既体现在防守端的漏洞,也体现在进攻端的无力。与日本球队的技战术打法相比,中超球队缺乏足够的锻炼和磨合。
回顾中超的亚冠战绩,可以发现目前中超球队的竞争力已经回到了14年前,即2006年到2011年的水平。这四个阶段的发展变化,反映了中超从兴盛到衰落的过程。而现阶段的外援成色与当时相比虽有差距,但若比较本土球员的水平,其实是有下滑的迹象。
面对未来的挑战,国家虽然重视国家队的建设,但同时也非常重视职业联赛的发展。亚冠作为中国职业联赛的颜面,无论如何困难,都需要全力以赴。这需要俱乐部的高度重视和实质性的投入,包括思想动员、奖金激励等方面。
在提升中超俱乐部竞争力的道路上,提升外援水平或增加外援数量是近期的办法。但这也并非易事,需要国家在政策层面做出调整。同时,增加外援也需以职业联赛的稳定和健康为前提。这需要解决中甲联赛的竞争力和欠薪问题,三级联赛的稳定和健康,以及中冠联赛的进一步完善等。
长远来看,增加外援名额和提升联赛整体收入是提升竞争力的关键。但这需要时间,至少在未来三到五年内,中超球队在亚冠精英联赛上可能会面临较大的困难。但无论如何,面对挑战,中超球队仍需努力,尽人事听天命,全力以赴去争夺每一个胜利的机会。